10.24 |「我的成长之路」访谈之蒋黎君 – U刻
技术分享/

10.24 |「我的成长之路」访谈之蒋黎君

  • 10.24 |「我的成长之路」访谈之蒋黎君

    栏目:技术分享

    10
    1. 请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
    我叫蒋黎君(喜欢萌妹子),在互联网视频行业从业12年,曾经在百视通担任系统架构师,目前是微鲸的应用软件技术负责人
    2. 请您介绍您所在团队的情况,包括规模、分工以及人员构成等。
    目前团队包含项目部、前端技术部、中间件技术部、平台技术部、大数据技术部、测试部、运维部、新兴技术拓展部等多个部门,共200多人
    【技术成长】
    3. 谈一谈您个人的技术成长路线?在成长路线图中,有哪些关键的转折点,为什么称之为转折点?
    我个人从事过一线的研发、运维、系统架构师、技术总监等多个岗位。后来在电视猫和微鲸,又从头来了一遍。所以我的技术成长路线图可以描述为:平台开发->运维->系统架构师->技术总监->运维+开发+系统架构师+技术总监->互联网技术负责人。关键的转折点在于系统架构师,因为系统架构师既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横向的全面考虑问题,又要跟纵向的落地部门合理的沟通,保证项目正常的落地。直白的说,就是没有总监的权,但是要做总监的事,很多情况下,这都是一条通往技术总监的必经之路。当然,倒在这条路上的系统架构师也是一大把。
    4.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您的道路之外,您看到的技术人员都有哪些靠谱的成长路径?
    技术人员,有两条发展路线—管理路线和技术路线。不管走哪条路线,都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经历来孵化成果,用成果来证明自己是胜任更高的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如果走技术路线,一个靠谱的路径是:初级开发->中级开发->高级开发->资深开发->专家->首席技术专家。这里要特别声明一点:系统架构师这个角色,严格来说,属于技术路线的角色,但是大部分情况下,他是通往更高层管理角色的必经之路;但如果不能非常好的承载这个角色的要求,则可能一直挂在这个技术岗位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所以向上一个问题回答的那样,这是一个坎,或者叫关键的转折点,只是这种转折的机会对所有技术上达到了系统架构师的人来说,是公平的,看自己的综合素养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了。
    5. 在您的成长路径中,您是如何平衡技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两个维度?
    技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我认为需要采取“二八”原则,即在20%方向上投入80%的精力,深耕细种;在另外80%的方向上投入20%的精力,博采众长。然后花时间讲深度和广度的知识进行整合,增强综合实力。
    6. 以您的角度来看,您觉得CTO应该具备哪些基本因素?
    业务能力:
    1)对公司业务的高度理解
    2)面向2B,2C的产品化意识
    技术战略:
    1)对技术的超强理解力和广泛的涉猎
    2)敏锐的把握技术对市场环境的影响,清楚两者结合后能够产生的商业模式和实现这种商业模式需要的必要条件和风险
    3)技术品牌建设的能力
    技术人力管理:
    1)要有强大的沟通能力和推动力
    2)有强大的管理能力,能建立高效强大的技术团队
    3)企业技术文化建设的能力
    技术落地:
    1)技术涉猎广泛
    2)熟悉自身业务并合理的规划业务架构
    3)敢于采用新技术解放生产力,并做好风险管理的能力
    4)有效地为公司商业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5)丰富的项目管理,产品落地经验,建立健全的项目,技术运营管理体系
    【团队文化】
    7. 关于技术团队的文化您是怎么理解的?您管理的技术团队文化是怎样的?
    技术团队的文化,是结果而不是手段,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而每个技术团队有不同的业务要求和人员构成,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总的来说,技术团队的文化,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人的沟通合作问题、人的思想问题和人的技术问题,这三部分又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分开解决,需要有一定的运作机制来综合的解决。我管理的200人团队,从技术文化上来说,我们重视技术、重视沟通机制、重视业务思想建设,这些是要潜移默化,坚持不懈的抓的,机制也有好多种,其中一种就是分级的技术沙龙,根据技术水平不同,在同级之间分组组件技术沙龙,定期举行,自己做分享和找更高级技术人员来做分享。
    8. 在团队的招聘中,您更看重技术人员的哪些特质?
    只有两个硬性指标:jd上描述的技能标准的匹配度和候选人的性格和工作方式与相关同事的匹配度。